外治初搽三妙散,肿痛全消,换搽轻粉散敛之即效。 [2]宜用洗刀散,除风热而消翳膜也。
条文:赤膜下垂覆睛瞳,赤膜从气下垂风,此属肝肺热冲眼,泪流痛愈如朱红, 羚羊知母黄芩黑,桔梗柴胡栀子茺。[2]先宜□洗去瘀,后服地黄散,外点摩障灵光膏。
[6]刺三分,灸三壮,炷如小麦。三、四日后,宜用针刺一、二分,放出脓血,其肿痛即减。
注命疔生足心里,紫筋直透足股中。<1>轻者先按证用手法治之 <2>再内服正骨紫金丹 <3>外用面麸和定痛散灸熨之 <4>或以海桐皮汤洗之,贴万灵膏即能获效。
注:[1]冲脉者,起于气街,是起于腹气之街也。第一大指名巨指,在外二节,本节在掌; 第二名食指,又名大指之次指,三节在外,本节在掌; 第三中指名将指,三节在外,本节在掌; 第四指名无名指,又名小指之次指,三节在外,本节在掌; 第五指为小指,三节在外,本节在掌。
若五死见一,即为败恶不治之候也。[2]肝俞穴灸七壮,禁针。